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通过开设高中班、两地学校“一对一”结对帮扶、捐资助学等形式对口援建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教育,如今已是硕果累累。
近年来,祁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县政府将县职业学校招生任务纳入乡(镇)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中进行统一考核。
祁连县自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活动以来,青海祁连亿达畜产肉食品有限公司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作为公司经营和发展的重点,立足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创建活动,不仅丰富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回馈社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取得丰硕成果。
祁连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祁连县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学林多年来身体力行促进民族团结,在全县的伊斯兰教领域各项工作中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发挥矛盾纠纷“过滤器”作用,耐心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为祁连的地方稳定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草原上最美的花是格桑花,最漂亮的地方是学校,随着教育的大发展,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我们有理由相信,祁连县校园里的民族团结之花也会像格桑花一样灿烂,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两位老人已是八九十岁的高龄,是村里的孤寡老人,元旦才项看到老人生活无依靠,1996年,夫妇俩将两位老人接到家里赡养,这一接就是20多年。
他们头戴伊斯兰顶帽、身着藏族服装、信仰伊斯兰教,说着蒙、藏、汉等语言,他们就是祁连山下的托茂人。6月,记者前往祁连县野牛沟乡,探访托茂人的草原生活。
“爱心彩虹桥”APP可以做到以智能手机为载体,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爱心彩虹桥”线上、线下双模式运行。
今年5月,80岁的藏族牧民更登尖木措得到了政府补助的危房改造资金2.5万元,再加上精准扶贫的5.5万元,他可以盖两间新房。
祁连县八宝镇新城社区成立于2008年3月,辖区面积0.6平方千米,社区共有住户1203户3726人,有汉族、回族、藏族、蒙族、土族、撒拉族、裕固族、保安族、维族、东乡族等10个民族。
六月的祁连山,漫山遍野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牧人的帐篷星星点点均匀地洒落在一望无垠的绿色大草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