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东市通过强化市级统筹督导、市县联动攻坚,充分发挥主抓主战作用,纵深推动集中整治取得新成效。
市级强化统筹,压实县区责任。市委常委会每月分系统分领域听取集中整治工作情况,市委主要领导亲自调度、亲自推动,示范带动各党委(党组)和“一把手”知责扛责履责。市政府召开党组会、常务会5次,调度会、推进会9次,压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和职能部门责任,确保纠风治乱任务落地见效。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构建“清单化管理、穿透式督导、闭环式落实”工作体系,推动县区精准落实整治任务,对工作滞后的及时督促提醒,工作约谈70人。职能部门切实加强部门之间和纪检监察机关的协作配合,通过信息共享、情况互通、联席会议等形式,及时了解掌握县区动态,精准施策,传导压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市县联动攻坚,破解民生难题。聚焦“3+3+2+2”整治项目和16件具体实事,坚持问题导向,督促整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312个、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管理问题146个、养老机构突出问题136个。指导办理民和县个别学校套取营养餐资金案,立案38人,留置10人。针对经营性公墓墓位价格偏高问题,市县区先后召开4次专题会议,召集相关经营性公墓负责人讲政策、作动员,3家经营性公墓售价平均降幅达到41.77%,传统墓穴售价均下调至3万元以内,殡葬基本服务最高减免费用降至1946元。以整治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具体实事中打好“办证难突击战”为抓手,坚持“群众无过错即可办证”原则,全面化解完成集中整治以来梳理排查出的112个问题小区36992户“办证难”问题,累计办理不动产权证7346户。
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效。坚持以整治促规范,认真梳理总结集中整治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形成务实管用的常抓长效机制,深化标本兼治。针对校园餐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教育部门修订完善《海东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办法》《食堂大宗食材供应企业及食堂承包企业考核评价和退出制度》等89项。针对殡葬领域出现的乱象,制定印发《海东市殡葬服务收费标准》《海东市生态惠民殡葬实施细则》,建立公益性殡葬服务价格公示制度,进一步明确服务项目、价格标准。乐都区通过“电话回访+线下走访”形式,跟踪掌握征地补偿款发放情况;平安区建立不动产登记“双函督办”制度,通过向企业发《催办函》、向部门发《协办函》,确保不动产“办证难”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