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9月15日电(鱼昊)14日7时30分,随着发令枪响,来自世界各地的2万名跑者在青海省西宁市开启了一场穿梭于“中国夏都”的高原马拉松之旅。这场赛事,不仅是选手们挑战自我的舞台,更是西宁市体育赛事带动文体旅融合以及赛事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
参赛选手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高原马拉松靠特色与服务“圈粉”
迎着朝阳的跑者们在赛道起点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西宁太漂亮了,干净又凉爽,这是我第一次来高原参加马拉松比赛,这几天,这里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来自浙江省金华市的参赛选手叶淑华告诉记者,青海人的热情豪爽和西宁独特的城市风貌让她感觉“很上头”,这样有温度的一场青海特色高原马拉松让她很难忘。“这趟马拉松‘后劲’太大,比完赛回去后估计要有很长时间的‘戒断反应’……”她说。
为了筹备此次马拉松赛,主办单位在赛前、赛中、赛后都做足了准备。现场,有2417名志愿者组成“小青稞”志愿服务团队;有沿途设置的9个补给点、还有沿途青海特色美食。同时,还构建了医院、专业急救团队、急救志愿者三位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此外,本届赛事设置了28个青海特色文艺节目展演点位,锅庄舞、啦啦操等表演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青海特色”赛道,展现高原城市魅力。
参赛选手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齐芷玥 摄
37岁的参赛选手包明海告诉记者,他来自成都市。此前,他了解到西宁地处高原,城市道路平坦。高原马拉松比赛对他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坚持完赛对自己来说增加了一次高原参赛经验。
在本届比赛中,西宁本地跑友热情高涨。“此前连续参加过3次西宁半马,这是第一次参加全马,赛事服务非常专业化、精细化,参赛体验一直很棒。许多跑友都是冲着高原挑战来的,听说还有不少高手,想跟他们一决高下。”参赛选手何文哲说。
高原马拉松转动城市“经济齿轮”
记者了解到,从8月赛事开放报名起,前往西宁的航班、酒店预订、景点门票预订消费等呈上涨趋势,在旅游季,同时叠加马拉松吸引游客,体育赛事经济效应已初步显现。这场体育盛宴不仅吸引了国内外万名跑者齐聚高原,更引爆了当地消费市场,酒店预订爆满、机票搜索量激增、文旅消费显著提升,体育赛事的“流量”正迅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量”。
参赛选手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赛事组委会透露,截至开赛前一周,西宁及周边地区酒店预订上涨幅度较大,起终点及赛道周边酒店更是一房难求。来自甘肃省兰州市的参赛选手郭月霞表示,她提前两周预订酒店时,发现心仪的酒店早已被预订一空,“最终只能选择距离起点稍远的酒店,价格也比平时高。”她说。
航空市场同样感受到赛事的热度。根据在线旅游平台数据,9月10日至13日,前往西宁的机票搜索量环比大幅度增长,跨省参赛者占比超过44.10%。
参赛选手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齐芷玥 摄
来自广东省东莞市的参赛选手李俊源表示:“我们跑团有80多人来参赛,大家提前订好机票,能参加青海首届全马,体验高原奔跑的感觉,非常值得。”
马拉松赛事的带动效应远不止住宿和交通。青海湖、茶卡盐湖等知名景区在赛事期间客流明显增加,当地旅行社专门推出了“跑步+旅游”套餐产品,将观赛与青海特色旅游相结合。青海一家国际旅行社负责人杨成财向记者介绍,一直以来,旅行社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这一品牌,通过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高原马拉松比赛,将体育赛事与旅游相结合。“目前,已有30多名马拉松参赛选手报名跟团游,他们将通过旅行社的服务领略大美青海的独特魅力。”杨成财说。
参赛选手冲过终点线。新华社记者 齐芷玥 摄
高原马拉松为青海发展注入新动能
青海依托独一无二的自然地理优势,打造了“高原马拉松”这一赛事IP。这不仅是青海省积极响应《“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职业体育赛事和群众性品牌赛事”号召的具体实践,更是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创新动能的关键一步,为“十五五”时期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马拉松赛事是举办城市的“流动名片”,数以万计的参赛者和观众通过亲身体验,将青海壮丽的自然风光、清洁的城市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传播至全国各地乃至世界,极大提升了青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场赛事向外界释放出青海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探索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路径的坚定信号。
参赛选手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齐芷玥 摄
“不仅仅是参赛,同时也是体验消费”。赛事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赛事带来的庞大跨省人流和消费流,有效刺激了短期消费市场,成为激活内需的“催化剂”,从而服务于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大局。同时,大众对高质量、差异化体育赛事的需求日益旺盛。青海举办高原特色马拉松正是精准对接了体育消费市场需求,通过增加优质供给来激发潜在消费力,完全符合国家促进体育消费的政策导向。
参赛选手在颁奖台合影。新华社记者 齐芷玥 摄
赛事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高原马拉松的举办,不仅为“十四五”体育事业收官添上了精彩的一笔,更为“十五五”时期通过发展体育产业促进消费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多元化发展开创了新局面。未来,随着这项赛事的持续举办和IP价值的不断深化,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更加可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