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嘉洛草原迎来牛羊最肥壮的季节。记者来到1963年建场的治多县国营牧场(以下简称“牧场”),办公室主任达哇卓玛把资料摆放在案头,得知场长仁青才仁到西宁市出差,记者便与达哇卓玛及几位员工聊起了家常。
达哇卓玛介绍:“3年前,仁青才仁场长上任后,牧场里的面貌发生了改变,牛羊存栏迅速扩大,员工从47人增加至68人,工资从平均1000多元提高到5000元,有的员工加上绩效,月收入甚至超过了万元……目前,我们牧场占地达46.8万亩,牦牛存栏2000多头、羊存栏5000多只,鹿场存栏白唇鹿560多头。”
职工才仁扎西说:“我是多彩乡当江荣村村民,家里是脱贫监测户,只有爸爸一人打工,收入不稳定。2022年,我从技校毕业后,找不上工作,是仁青才仁场长聘用了我,我非常感激他。”
办公室案头的一沓“2025年多彩乡当江荣村虫草集采证书”引起了记者注意,里面有100多户农户存档信息。“3年前,仁青才仁场长决定在虫草采挖季节对牧场周边的立新乡、加吉博洛镇等4个乡镇8个村的牧民给予在牧场免费采挖虫草的优惠,这极大增加了牧民群众的收入,减轻了老百姓的经济负担,得到大家的一致赞许。”达哇卓玛一边说,一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牧民每人每天平均采挖30根虫草计算,每根20元,一天就是600元的收入,一个多月的采挖时间,就可增加收入近2万元,带动农牧民增收明显,对农牧民来说真是帮扶到了心坎里。
3年来,在仁青才仁的带领下,牧场累计帮扶困难群众6000多户,合计约35.64万元,获得了120多面各单位和群众自发赠送的感谢锦旗。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牧场实现了质的飞跃,效益从亏损到年度稳定盈利150万元以上。牧场先后获得玉树州“诚信示范企业”、治多县“文明企业”等荣誉称号。
7月末,青海省发布了拟推荐2025年第三批“中国好人榜”候选人暨2025年“青海好人”第三季度候选人公示,仁青才仁登上“敬业奉献类”“青海好人”榜。
行进在广阔的牧场,大家对仁青才仁带领全场职工迎难而上,大胆实施变革的举措如数家珍:为了摸清牧场家底,每年陪伴牧户转场放牧成为他的“必修课”;在他的重视下,重新测量牧场土地,坚持在黑土区域通过种草优化牧场质量;建设信号塔,实现基地通电,配置高清太阳能监控设备,使牧场管理更加规范;拓展养殖范围,积极申报“麝香养殖基地”建设、新建生态示范养殖基地……
在仁青才仁的带领下,牧场改革初见成效,牧场会持续发挥国营牧场畜牧业主战场的辐射带头作用,为现代畜牧业发展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记者 申维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