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名医传薪火 医者仁心护健康-新华网
新闻
2025 08/19 11:35:44
来源:新华网

高原名医传薪火 医者仁心护健康

字体:

  新华网西宁8月19日电(记者张子琪)“最近工作强度大不大,睡眠质量怎么样?务必注意饮食,先开个方子把血糖控制下来……”周末一早,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中医院糖尿病科主任郑磷挺已开始接诊,从医30余年,休息日坐诊对他来说早已是常态。

  58岁的郑磷挺和蔼谦逊,把脉时他会耐心询问患者的饮食起居,“看病就要细致,不能几分钟就把病人打发走。”从业至今,郑磷挺已获“青海省名中医”“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诸多荣誉,许多患者慕名而来,这与他始终以患者为中心的行医理念密不可分。

8月17日,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中医院糖尿病科主任郑磷挺为患者看诊。新华社记者 张子琪 摄

  “这也是受我老师的影响,医者仁心,要修医德、行仁术,传承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的精神”。郑磷挺师从全国名中医陆长清,如今他依然谨记老师教导。

  作为本土成长起来的名中医,郑磷挺一直坚持在基层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城北区中医院糖尿病科已发展为“全省名科”。

  “干我们这一行就得活到老、学到老。”郑磷挺说,医生的成长重在“两看”,一是看病,二是看书。退休返聘后,他仍在学习中医药经典著作并总结行医经验,除日常坐诊外,他积极对接资源,配合医院通过柔性引才、名医“师带徒”等方式推动本地中医药事业发展。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推动高原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青海省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开展国家级和省级老中藏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在西宁市中医院脾胃病科,“90后”中医张永德的诊室前排着长队,室内各类锦旗挂满墙壁。34岁的张永德是西宁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他告诉记者,因祖父是西宁市湟中区的一名村医,他从小耳濡目染,研究生毕业后,便怀着推广中医、服务家乡的抱负回到高原工作。

8月18日,青海省西宁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张永德为患者看诊。(西宁市中医院供图)

  “2021年以前,西宁市中医院还未成立脾胃科,那时的消化内科门诊主要是我在负责,压力不小,所以一直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并尝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提升诊疗水平。”张永德说,中医除了自身努力外,名师点拨也很重要。

  2023年,以东西部协作帮扶为契机,西宁、南京两地医疗机构开展人才互访工作,张永德师从全国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黄煌,这成为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2024年,西宁市中医院脾胃科门诊量突破1万人次。

  8月16日,西宁市中医院成立“全国名中医黄煌经方西宁市中医院工作室”,张永德说,目前工作室有10余名医生,大部分来自西宁基层卫生院,希望以此平台系统化推进经方临床应用、学术传承、骨干培养及特色专科建设,培养善用经方的本土人才,充分发挥经方“简便效廉”特色优势,让高原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中医药服务。(完)

【纠错】 【责任编辑:潘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