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夜经济激发就业创业新活力-新华网
新闻
2025 08/18 09:45:25
来源:西宁晚报

西宁夜经济激发就业创业新活力

字体:

七八月份的西宁夜晚总是充满了烟火气:

在唐道·637热闹的广场上,力盟步行街开阔的空地中,在公园内、林荫道旁,一个个独具巧思的小摊次第亮起灯光,成为城市夜晚的独特风景。冰爽解渴的饮品、香气四溢的烧烤、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简单易上手的套圈游戏……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众多小游戏好玩有趣,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围观。

烟火升腾夜经济,激发就业创业新活力!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既有三两成行的年轻人,也有与子女相携而来的老年人。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旺盛的人气,正转化为摊主们实实在在的收入,成为本地民生经济发展的“微细胞”。

近日,国家统计局西宁调查队聚焦我市四区地摊从业者的经营状态及消费者的体验评价开展专项调研,从供需双视角透视古城烟火气的发展变化。

地摊经济呈现“刚需主导”格局

国家统计局西宁调查队调查显示,我市地摊从业者的结构呈现“双集中”特点。从数据来看,61.9%的地摊从业者为35岁至55岁的中高龄群体,64.3%的地摊从业者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学历。同时,65.5%的地摊从业者为全职经营者,29.8%的地摊从业者为兼职经营者。兼职人员大多由于主业工作时间短,空闲时间较多而开展地摊经营,同时,地摊收入对家庭开支的补充作用也是吸引不少从业者的原因之一。

从经营类型来看,我市地摊经济的发展呈现“刚需主导”格局。数据显示,64.3%的地摊经营户分布在各城区早、夜市和固定集市。31%的从业者从事餐饮小吃饮品类经营,32.1%的地摊从业者销售果蔬生鲜,两类刚需业态合计占比63.1%。74.2%的消费者表示在地摊购买过餐饮小吃,65%的消费者购买过果蔬生鲜。经营类型分布与消费者需求高度契合,形成供需匹配的高便捷与低消费共存的消费生态。

此外,调查数据显示,83.3%的地摊从业者月净收入集中在5000元以下,72.6%的从业者月经营成本则为3000元以下,地摊经济的收入成本呈现“低利润高波动”特征。

“地摊经济”带来消费新体验

“现在这里摆摊的人多了,来这里玩的人更多了,有些摊位的小东西确实很有趣!”8月16日晚上,刚刚在力盟步行街吃过晚饭的市民小周说道。在这些方寸小摊之间,带来的不仅是摊主生计的希望,更为消费者带来了独特的消费体验。

我市参与地摊经济的消费者有哪些需求特征?

国家统计局西宁调查队调查显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呈现“高频小额”倾向。从数据来看,43.3%的消费者每月偶尔会在地摊消费,25%的消费者每周消费1次至2次,16.7%的消费者表示很少在地摊消费。消费者的单次消费区间在20元至50元的占比最高,为47.5%,这种消费节奏与地摊经济的便利性直接相关。69.2%的消费者因“方便快捷”而选择地摊消费,65.8%的消费者更看重“价格便宜”,36.7%的消费者则由于更愿意“支持本地经济”而选择地摊消费。

此外,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呈现“满意度双高”现象。数据显示,消费者对价格的评价为“满意”及以上占比为55%,满意度较高。64.2%的消费者对地摊商品质量的评价为“满意”及以上。从消费者“满意度双高”的反馈中,西宁地摊经济的发展活力与市场潜力可见一斑。在未来,随着地摊经济的卫生、商品质量及交通问题的日益优化,其逐步规范化、有序化的良性发展势头正逐步凸显。(记者 李静)

【纠错】 【责任编辑:潘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