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紧盯群众关心关注的难点痛点堵点,整合监督力量,加大监督力度,深化“纪巡”联动工作机制,坚持纪律监督和巡察监督同题共答,把人民的“心上事”作为监督的“上心事”,以监督实效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火眼金睛”察民情。紧扣“校园餐”管理等民生关注重点,广泛召开座谈会,听取县教育局及11所县属中小学工作汇报,查找问题110条,立行立改24条,提出意见建议3条。围绕财务管理、项目建设等高风险岗位开展谈心谈话24人,深入分析业务问题背后存在的政治和责任问题3条,严肃查处背后可能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县教育局打好“问题整改”暨“举一反三”硬仗,有效消除部分学校消防系统未备案验收、食堂食品留样不规范等4类安全隐患,并进一步排查,发现4所学校违规收取课后服务费问题,约谈学校相关负责同志4人,为4745名学生退还钱款57万元,让“校园”真正变成充盈着安全的“笑园”。
“雷厉风行”纾民困。坚持把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监督重点,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确保群众意见“上得来”、民生问题“摸得准”。针对走访中发现的杏儿乡道路未硬化、自来水未入户等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问题,与乡党委共同研究对策措施,督促加快问题整改。截至目前,完成道路修缮和硬化,80户村民自来水已入户。针对宏鑫阳光城至今未完工等“老大难”问题,多轮次上报县委、县政府协调解决,制定《宏鑫阳光城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处置方案》等文件,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包案推动,已优先解决16户群众回迁难题,化解拆迁安置长期信访问题,并持续督促房地产商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复工建设进度。
“靶向发力”解民忧。立足全县60岁以上人员占比14.5%的实际,对全县39所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全方位“体检”,逐一核查消防、食品、卫生健康、水电气安全隐患,发现个别养老服务机构消防设施运行不畅等共性问题3类、个性问题12条,已全部督促整改完成,为全县老年人营造安全、舒适、放心的养老环境。通过实地了解前河乡、杏儿乡等乡镇部分村域及公路两旁建筑、生活垃圾清理不及时现象,及时与乡镇党委沟通,督促各村划片负责卫生清扫,清除周边乱堆乱放垃圾10余处,做到快速响应、高速处理,确保环境卫生管护无盲区。
“长效护航”润民心。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供水问题,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委巡察办深入走访调研,摸清症结所在,以有力监督推动县水利局和相关供水公司对全县供水管道开展排查550余次,排查出管道破裂、水费收缴等供水问题118条,维修管网等附属设施492处,更换管线1.77公里,清理饮水口550次,解决了2000余名群众的饮水难题。同时,推动建立健全《民和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实施细则》等管护机制2项,并安排干部定期走访,畅通群众反映渠道。截至目前,已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6条,推动解决灌溉设施维护问题12个,居民用水满意度显著提升。
贴近民生监督、顺应民心整改。民和县纪委监委将持续紧密结合巡察工作,紧盯群众急难愁盼,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让现代化民和建设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宋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