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坚定不移推进正风肃纪反腐工作,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纪委监委紧紧围绕“三化”建设年行动目标,坚持以思想破冰为先导激发内生动力,以关键领域为抓手实现重点突破,以严格落实为保障确保行动成效,全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以思想破冰为先导,筑牢政治根基,强化理论武装。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打破思想上的桎梏,才能为“三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区纪委监委通过开展专题培训、交流研讨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三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内涵要求,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学习领会关于“三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相关政策文件和先进经验,引导干部打破传统思维定式,积极树立“规范为先、法治为基、正规为要”的新理念。同时,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成为“纪法皆通的行家里手”,才能胜任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并持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确保在办案过程中能够准确适用法律、严格遵循程序,做到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截至目前,共开展集中学习22次,参与干部达600余人次,围绕“为什么要三化、三化建设难点在哪、如何推进三化”为主题,组织开展交流研讨,通过交流,干部们深刻认识到“三化”建设对于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办案质量、防范廉政风险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廓清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增强了主动参与“三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以关键领域为抓手,聚焦重点任务,靶向发力突破。找准关键领域,是推动“三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区纪委监委通过开展业务培训、集中学习、在线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通过公开选拔、内部调配等方式,充实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力量,优化队伍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使用OA办公、央地信息协查等业务系统,提升工作效率和精准度,为“三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以高质量办案为核心,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安全办案,围绕校园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医保基金管理、养老服务等群众关切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全面清理问题线索,严肃查处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深挖倒查作风背后的利益输送、请托办事等腐败问题,强力推进民生实事落地。截至目前,共受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领域问题线索147件,立案审查调查37件38人,给予党纪处分22人,组织处理47人,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9份,移送检察机关1人。
以严抓落实为保障、压实责任链条,确保落地见效。“三分部署,七分落实”。开展“三化”建设年行动,关键在于抓落实,区纪委监委切实扛起主体责任,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领导班子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带动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三化”建设年行动,纪委常委会定期听取“三化”推进情况汇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把“三化”建设与当前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以工作成果检验“三化”建设成效,确保“三化”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同时,把专项监督、审查调查等作为练兵平台,通过“跟案学习”“以案带训”等方式,提升规范化办案水平和法治化处置能力。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日常监督提醒,严格执行请销假、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建立干部廉政档案,对干部廉洁自律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注重以案促改促治,用好忏悔书、案例剖析等反面教材,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从严从细强化日常管理监督,常态化进行警示教育,确保干部心无旁骛干好事业,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