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 “是狼!狼进院子了!”巡山队员气喘吁吁跑来,向秋培扎西报告。
秋培扎西是可可西里管理处执法监督科科长,在卓乃湖保护站,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这里的情况。听到有狼进了院子,秋培扎西扔下正在采访的记者,一个跨步就冲出了门。

这是一只成年的狼,瘦瘦的,黄色的底毛上夹杂着灰色和黑色的毛,根根都像竖起来一样,隔老远就让人感到扎手。只见它不慌不忙,和人保持大约10米的距离,眼睛却一直盯着大家,目光温顺,一点都看不出凶的样子,和家里养的狗没啥两样。
在巡山队员的驱赶下,它一步三回头、极不情愿地跑出了保护站的院门,站在门口又回望着大家。僵持了好大一会儿,才慢慢地转身离开,消失在夕阳的余晖中。

哪知第二天傍晚,这只狼又来了。这次它还没来得及进院子,院门就被出来围观的人们堵住了。它来回试探,时不时往人群方向靠近,目光中充满了乞求和讨好。
一位巡山队员从食堂拿来一块肉扔过去,它一口叼在嘴里,转身跑了几步,才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完后,它继续围着人群来回转,尾巴垂着夹在两腿之间。有经验的巡山队员说,当狼把尾巴夹在两腿之间时,经常是在释放善意,表示自己没有攻击性。
发现人们只想用手机拍它却不再给食物后,狼似乎有些“生气”,作势要往对面山坡上跑。但跑了一段距离后,它又折了回来,似乎不甘心没有讨着吃的。直到十几分钟后,它才极不情愿地走开了。

“可能是青藏公路附近的‘网红狼’,跟着前来产仔的藏羚羊群来到了卓乃湖畔。”秋培扎西分析说,在青藏公路沿线,开车的人们经常会遇到“狼出没”,并给它们投喂肉、火腿肠之类的食物。
不少人还把给狼投喂食物的照片发到网上,于是这些在青藏公路沿线出没“乞讨”的狼,就慢慢变成了“网红狼”。据秋培扎西估计,青藏公路沿线“乞讨”的“网红狼”,至少有七八只。
在可可西里从事藏羚羊保护工作已有30年的秋培扎西分析,眼下正值藏羚羊迁徙产仔季,卓乃湖作为“藏羚羊大产房”,周围聚集了成千上万的藏羚羊,正是狼群捕捉猎物的“丰收”季节。此时的狼群,应该忙着捉羊,而不是向人类讨要食物。

“这只狼并不一定来自青藏公路沿线,但它的行为与一般的狼有区别。”秋培扎西说,它一点都不怕人类,也没有攻击人类的迹象。相反它显得和人类特别亲近,很熟练地向人类讨要食物,应该是受到了人类投喂活动的影响。
狼不怕人,还和人交上了“朋友”,“网红狼”的出现,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连新明说,这看似体现了人们对野生动物的爱心,但投喂的火腿肠等人类食品,往往高盐高油,还含有添加剂、防腐剂等,与狼群自然捕杀的猎物完全不同,既容易造成营养不均,还会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风险。
更为重要的是,“投喂降低了狼的猎食欲望和能力。”连新明说,这在客观上破坏了狼群对藏羚羊等物种的优胜劣汰机制,干扰了整个可可西里正常的食物链,进而影响到可可西里的生态平衡。
“人与狼的最好距离,就是爱而远之。”连新明说,让荒原更荒,让野性更野,才是最好的可可西里。
策划:钱彤
统筹:常爱玲、陈凯、令伟家
制作:于卫亚、史卫燕、焦旭锋
记者:史卫燕、杜笑微
视频:刘思录、郭依格、邓寒思、杜笑微、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