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记者从青海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本届赛事将于8月20日至25日在黄南藏族自治州举办,8月20日举行开幕式,8月25日举行闭幕式。
本届赛事由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和青海省体育局主办,黄南州人民政府承办。共有20个代表团、19支队伍组队参赛,参赛总人数达到1933人。参赛队涵盖8个市州、7个自治县和省内5所高校。设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两大类,其中竞赛项目有民族武术、押加、拔河、举沙袋、民族式射箭、民族式摔跤、民族马术、藏棋、赛牦牛、锅庄共10个大项55个小项;表演项目分为竞技类、技巧类和综合类,共有13个代表团各组织1个具有观赏性、竞技性的民族体育表演项目。
与历届赛事相比,本届赛事举办形式更为多元,创新构建“农体文旅商”融合办赛机制;改变以往集中办赛的方式,将10个民族特色项目分散至黄南州4个市县举办,且每个项目均选址在当地标志性景区或文化街区。其中,同仁市承办藏棋、锅庄;尖扎县承办民族式射箭、武术;泽库县承办拔河、举沙袋和赛牦牛;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承办押加、马术和民族式摔跤。让运动员在竞技的同时,带动更多地域文化体验,实现“一场赛事激活一片区域”的办赛意义;通过“赛事+”模式,进一步拓展运动会社会功能,扩大五业叠加效应,成为推动地方发展的“新引擎”。
本届运动会在项目设置中新增并保留了一批最具民族特色、最能体现传统体育精髓的项目,既保留“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又通过规范竞赛规则实现“趣味性与竞技性”的平衡。项目设置的调整,让赛事彻底回归“民族性”本质,成为各民族传统文化交流展示的生动载体。
记者了解到,承办地先后投入6800万元,改造提升黄南州体育场,既满足赛事需求,又成为当地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地标性建筑。场馆配套设施、服务标准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可在赛后长期开展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实现“办一次赛、兴一批场馆、惠一方百姓”的目标。同时,部分集体和个人项目汉族运动员参赛比例较上届有所提高,让赛事成为各年龄层建立民族体育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为进一步扩大民族体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记者 王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