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7月26日电(李宁 张晓娜)7月24至25日,第十三届全国动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动物学会动物生理生态学分会主办,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动物学会联合承办。
此次会议以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墙报等形式,围绕我国动物生理生态学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开展学术交流。大会设置了从“动物对环境的分子响应与进化”“动物的行为、生理与适应”“肠道微生物与动物生理适应”“环境毒理与动物生理代谢”四个专题会议,共有108个专题报告和28份墙报展示。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负责同志表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以高原生物适应进化为研究重点,立足青藏高原特殊生境,结合基因组学、生理生态学等多学科手段,系统揭示了动物对严酷环境的适应性进化机制,构建了覆盖宏观生态至微观基因组的资源保护体系。成果不仅推动基础科学前沿认知,更为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高原畜牧业及医学研究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青海大学相关负责同志表示,近年来,在中国动物学会动物生理生态学分会的专业引领下,全国动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已发展成为国内动物生理生态学领域的标志性学术品牌。通过持续深入的学术交流,显著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科研创新能力,更培养了一大批兼具生理学深度和生态学广度的复合型科研人才,有力推动了学科交叉融合,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
闭幕式上,与会专家学者为本次会议上获得优秀报告奖和优秀墙报奖的科研人员颁奖。大会确定第十四届全国动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26年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承办单位为兰州大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