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两碗面”——老味道闯出新天地-新华网
新闻
2025 07/24 09:27:59
来源:青海日报

民和“两碗面”——老味道闯出新天地

字体:

  盛夏,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骄阳似火,穿梭于大街小巷,人们最爱寻的家常味里,总少不了拉面。在民和,有两碗面很受欢迎,一碗是拉面,一碗是臊子面。

  7月18日,记者走进位于县城中心的四千年喇家拉面店,一股浓郁的牛肉汤味扑面而来,点餐的顾客排起长龙,拉面师傅技艺娴熟,揉面、拉抻、煮面一气呵成。一碗碗面,如同店名所寓,承载着文明传承与生活的温度。

  忙碌间隙,四千年喇家拉面店负责人马超带领记者参观。店里壁橱中摆放着很多陶盆,马超说:“受喇家遗址出土‘世界第一碗面’的启发,2012年,我父亲将拉面店改名为‘四千年喇家拉面’,希望通过融合拉面技艺与本地文化,提升品牌内涵。”

  品牌重塑带来了显著变化。马超表示,品牌使拉面店的溢价提高了40%,日营业额增至1.2万元左右,高峰期甚至达到3万元。如今,这个拥有响亮店名的拉面店已拥有107家连锁店,是民和本土最大的拉面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马超介绍,在民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就业服务局的支持下,公司于2021年在河湟新区投资500万元建设拉面原料生产、汤料制作工厂,今年3月顺利投产,已开始为民和“两碗面”及省外拉面店供应原料,填补了本地产业链空白。而马超本人最近也在积极筹备成立民和拉面行业协会,并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人才培训。

  他信心满满地说:“有品牌、有文化背书、有人才,民和拉面未来可期。”

  无独有偶,民和伊品臊子面负责人马乙卜拉同样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着原址、老员工和传统风味。

  臊子面是民和传统美食,臊子制作极为考究,需用本地新鲜的牛肉、豆腐、胡萝卜、葱,按特定配比和时间精心熬制。

  凭借对手工技艺的坚持,马乙卜拉的臊子面广受欢迎、家喻户晓,曾开设7家连锁店。他还将传统工艺标准化,提升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他说:“近几年政府重视臊子面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我们的行列,我们的任务就是专心做面,做好手艺传承。”

  拉面与臊子面虽然汤汁风味迥异,但制面技法同源,都印刻着民和人勤劳致富的足迹。

  据统计,民和县有境内外“两碗面”门店5467家,从业人员达2.475万人,向外输出从业人员25人,是民和县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2025年,民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优化升级拉面品牌以来,通过强化驻外拉面经济服务工作站功能,开展培训150人次,协调发放金融贷款2815万元,在持续推进“四千年喇家拉面”“伊品臊子面”连锁发展的同时,又培育了少东家牛肉面连锁经营模式,新增连锁店32家。

  通过一系列努力,今年民和县新增“两碗面”门店1162家,还评选出“两碗面”示范店10家、“三店合一”样本店10家、体验店5家、文旅商融合精品店2家,品牌效应不断凸显。

  走进民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两碗面”工作专班办公室,一张显示各乡镇新增门店的“作战图”引人注目,图中的数据逐月增加。这两碗承载乡情的传统面食,经创新赋能,正引领无数民和人走向富裕。

  民和县就业服务局局长马玉明说:“通过发挥品牌效能、扩大产业规模、推动店面提档升级,相信这两碗‘幸福面’一定能进一步提升群众收入,成为民和的‘振兴面’。”(记者 牛玉娇)

【纠错】 【责任编辑:鱼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