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化隆县纪委监委着力培养壮大纪检监察队伍,确保监督力量全覆盖。
统筹抓好力量整合,发挥好化隆县纪委监委“统”的作用。严格落实“优化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设置,统筹用好监督力量”的工作要求,积极与化隆县委组织部沟通衔接,以考录、转任等形式充实年轻干部8名,确保了各科室和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空编率为0。同时,注重干部的提拔交流使用,年内提拔交流使用3人,提升职级待遇4人,套改监察官5人。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等工作,县纪委监委以“清单式”抓细抓实,建立主要负责同志主推、分管领导主抓、相关科室主办、“室组乡”协作片区主战的工作机制,不定期召开县纪委常委会、重点工作调度会、案件分析会、执纪审查会,加强形势研判和问题诊断,强化常态化沟通交流,全方位统筹做好监督工作。
在此基础上,配齐配强乡镇力量,提升基层监督效能。常态化推动“有人干”。坚持抓基层、强基层、靠基层,聚焦乡镇纪检力量不足和同一岗位任职时间长的问题,年内交流乡镇纪委书记5名,提拔任用乡镇纪委书记3名。根据省市纪委要求,在1万人以上的6乡镇配备专职纪委书记1名、纪检监察专干2名;在1万人以下的12乡镇配备专职纪委书记1名、纪检监察专干1名,全县17个乡镇纪委工作人员达40名,确保了乡镇纪委工作力量。精准化推动“有事干”。把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基层监督的主攻方向,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等工作,邀请职能部门业务骨干授课,了解业务工作流程,掌握监督重点,每周分解工作任务,以“小切口”推进工作落实。并将各类巡视巡察、督导检查、调研指导反馈问题整改作为重点工作任务,以“清单化”推动落实,确保工作的连续性。机制化推动“有序干”。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室组乡”协作联动机制的意见》,从协作内容、协作形式、协作保障等方面对协作工作进行规范,同时,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干部集中学习制度,及时将最新工作要求、相关文件和会议进行传达学习,提升履职能力。(刘锦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