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均海拔超3000米的青海高原,当传统酥油茶香遇上现代金融活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邮储银行青海省分行用三年实践给出答案:通过“支付便利化+适藏服务+金融启蒙”组合拳,将普惠金融的“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美一公里”,让高原牧民的“钱袋子”和“心窝子”都暖了起来。
适老适藏“双温暖”
走进玉树州支行营业部,“阿克(藏语‘叔叔’),您坐这。”营业主管扎西巴久一边引导老人至爱心窗口,一边递上老花镜;藏汉双语大堂引导员,穿梭于厅堂间进行自助设备的引导分流,这样的场景,已成为全省227台藏汉双语自助设备的“配置”。
“酥油茶话会”煮开“理财经”
“我们牧民就像牦牛,既要低头吃草积蓄能量,也要抬头看远方。”在果洛州“酥油茶话会”理财课堂上,邮储理财经理的比喻让37户牧民第一次建起了家庭资产负债表。目前,80%的参会客户已开通手机银行,曾经“看不懂”的现代金融工具,如今成了牧民掌上的“致富神器”。
从“现金当家”到“资产配置”,从“柜台排队”到“指尖理财”,该行通过“场景化+游戏化”金融教育,果洛州支行累计开展特色课堂7场,覆盖超150人次。果洛州支行理财经理朋毛才让介绍:“我们的‘牦牛贷’‘虫草贷’等特色信贷产品,让金融服务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当金融服务的温度穿透高原的寒风,当双语问候的笑声回荡在雪山牧场,邮储银行青海分行用“酥油茶里煮金融”的智慧,诠释着“金融为民”的深刻内涵。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却有润物无声的坚守——正如高原谚语所说:“好茶要慢慢品,好事要久久做。”在这片离太阳最近的土地上,普惠金融的种子正绽放出最温暖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