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5月23日电(潘彬彬)5月22日,伴着暮色暖阳,“山宗水源·大美青海”——“夏都西宁·魅力海西·秘境茫崖”银发旅游专列的游客踏上了返程的列车,几天的时间里,游客们在量身定制的“诗画青海”标线里,畅享青海旅游新体验。
5月22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火车站内,银发旅游专列的乘务员等待游客乘车。新华网 潘彬彬 摄
“这趟值了,无论是景色、服务,还是行程安排,都很棒。”来自重庆的游客田飞向说。
“美景、美食,这是大自然对西北的馈赠,更是青海人好客的体现。”来自上海的游客保菊英说。
“从未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游览西北大环线的景点,这真是一次新的体验。”来自宁夏的游客贾相宜说。
……
临别之际,游客们分享着自己的感受。
5月20日,参加银发旅游专列的游客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石油工业遗址游览。新华网 潘彬彬 摄
5月22日,参加银发旅游专列的游客在大柴旦翡翠湖游览。新华网 潘彬彬 摄
从雪豹之都西宁的清凉,到秘境茫崖的苍茫,感受黑独山的苍凉诗意、触摸翡翠湖的碧色梦境、感慨红崖火星的异星奇观,6天5夜的闭环线路、“一线多游”的游览体验、品种多样的“青海好物”,让游客赞不绝口。
5月18日,参加银发旅游专列的游客在启动仪式站台选购“青海好物”。新华网发
“我们不仅在启动仪式站台和车厢内展示了牛肉制品、枸杞、蜂蜜、藜麦等‘青海好物’特色产品,还发放了‘青海好物’宣传册和二维码,这样旅客既可以在列车上直接选购,也可以通过宣传册二维码扫码下单。”青海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青海好物”新模式实现了“旅途体验+线上消费”无缝衔接,让旅途成为推广青海特色产品、促进消费升级的流动窗口。
“特别喜欢青海的特产,我买了好多,带回去给亲戚朋友们分一分。”来自上海的游客杨宇雯说。
5月20日,参加银发旅游专列的游客在黑独山风景区游览。新华网 潘彬彬 摄
5月22日,参加银发旅游专列的游客在大柴旦红崖火星地貌景区。新华网 潘彬彬 摄
据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青海立足雪域高原自然风光,结合青藏铁路及沿线旅游资源,已初步设计9大类11种旅游产品,成功开行17列专列,累计发送游客6400余人,其中“银发族”旅客占比超70%,高原铁路“银发族”旅游市场已全面打开。
5月22日,即将返程的银发旅游专列。新华网 潘彬彬 摄
据了解,今年青海还将继续开行茫崖方向的旅游列车10列,持续探索“银发经济”创新模式,加快适老化服务优化,培育智慧养老、康养文旅等服务消费新业态,构建“生态优先、消费赋能、普惠共享”的银发经济发展新格局,让更多“银发族”在青海的山水人文中,收获“诗与远方”的温暖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