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南: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新华网
新闻
2024 03/28 10:42:34
来源:海南报

青海海南: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字体:

  当光伏与黄沙相遇,从前几乎是四季不长草的荒滩,变身成为科技感十足的“光伏海”,光伏板浩瀚万顷,如湛蓝的湖水波光粼粼,地面牧草郁郁葱葱,生态优美,令人震撼。

  这是共和县塔拉滩从荒滩变绿洲的真实一幕,也是海南州在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中探索出的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最直观的变化。

  海南州位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和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集“重、多、美、好”资源禀赋于一身,因地处生态保护区,存在着生态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

  最为明显的矛盾表现在生态本底脆弱与生态保护战略需求、产业基础薄弱与民生持续改善需求之间的矛盾。如何正确处理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民生持续改善之间的关系,关系着海南州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2022年7月1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海南藏族自治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示范区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实施“高原生态保护与治理、生态农牧业绿色发展、新经济增长点培育、生态文化旅游惠民、科技创新支撑”五大行动,着力打造江河源区生态保护与治理引领区、高原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样板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对于海南州来讲,正是破解“两个矛盾”和“三个关系”的关键所在。

  围绕生态保护与治理、产业“四地”绿色融合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科技创新引领“四大任务”,近两年的时间里,海南州梳理重点项目38项,计划总投资1203.31亿元,为高质量推动创新示范区建设、海南州更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是人们眼中最美的“风景”,也是海南州各族干部群众美好生活的“愿景”,更是海南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钱景”。

  黄河流经海南州境内411公里。九曲黄河,蜿蜒而下,哺育着中华民族的各族儿女。这也就意味着海南州承担着黄河“上游”职责和“上游”担当。

  行走黄河,记者一路目睹,“河”自同德县河北乡流入,到达龙羊峡、贵德县便变清了,其水质为国家一级地表水。究其原因,源自海南州在抓好黄河上游流域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工作中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全方位“体检”发现问题整改方案》《河湖长制》《河长制湖长制暗查暗访工作制度》制度的坚决执行。

  2021年,贵德县成功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贵德县东山林场场长童生杰说:“生态环境保护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我们要做好青山守护人,不断书写生态环境保护成就的新篇章。”

  从深入实施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及巩固提升工程到统筹推进三北、天保等重点工程,海南州各地城镇周边、交通沿线、宜林荒山的造林绿化力度逐年加大。

  2023年开始,全面实施《科学推进国土绿化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计划完成人工造林14万亩,封山育林63万亩,退化林修复1.2万亩,荒漠化治理3.11万亩。

  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治理重大工程,目前全州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3%,贵德县获评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012年,海南州在塔拉滩修建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基地。经过12年的建设,如今的塔拉滩光伏板下变成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当然,风沙也治理住了。

  眼下,海南州绿色产业园区不仅有年均8000万千瓦时的绿色发电量,还降低了50%的风速,减少了30%的土壤水分蒸发量,植被覆盖率也恢复到了80%。

  隆基青海1GW高效光伏单晶组件制造基地是入驻海南州绿色产业发展园区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单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生产。满产后将实现年产值17亿元,年利税约1.3亿元,带动就业约1000人。

  制造基地加速推进低成本高效光伏组件技术研发和智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以“光伏制造光伏”的理念对海南州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

  经过多年连续勘查,海南州发现共和盆地拥有国内最好的干热岩资源,呈集中连片分布,开发开采条件优良,被业内专家誉为中国热盆和中国的温泉之乡、地热之城、干热岩之都,呈现出“四个最”。

  数据显示,以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48.7亿吨标准煤计算,共和盆地10公里以浅干热岩资源量可供我国使用130年。

  目前,海南州成功实现我国首次干热岩试验性发电并网,这是我国干热岩资源勘查开发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也为海南州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创造了一项新纪录。

  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省的69%、全球首个发电侧调相机群建成投运、塔拉滩光伏园区及水光互补项目成功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全国首条100%清洁能源特高压输电线路“青豫直流”建成运行、第二条清洁能源外送通道已获批准……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时下,海南州创建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已成为集光伏、光热、风电、装备制造、电力基础设施智能化运维为一体的全球最大的集中连片、统一开发综合示范园区,并初步形成了风、光、水、地热、储能“五位一体”清洁能源发展模式。

  ——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海南州畜牧业资源优势明显,境内近零污染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全球无公害超净区”组成部分,绿色畜产品享誉全国。

  然而,因为地势高寒,气候恶劣,草地植被群落结构简单,植物生长期短,自我恢复时间较长。这就导致了畜牧业发展滞后的现实问题。

  如何针对高原地区生态系统脆弱的特征,正确处理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实现民生持续改善,是海南州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2009年科技部批准全国唯一的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海南州聚焦草地保护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需求,依托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着力推进高原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

  探索高寒草地退化生态系统自然恢复和适应性修复技术,集成推广典型草地生态功能退化区综合治理模式,维护草地稳定性和生态功能。大力推广返青期休牧、“取半留半”、划区轮牧、三季轮牧等科学合理的放牧模式,提高饲草资源转化率,为家畜冷季饲养提供优质饲草保障。

  由放牧养畜型向智慧高效型转变,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牧民”的组织方式,让农牧民在生产、加工、经营各个环节稳定增加收入,实现“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海南州稳步推进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协同发展,为黄河源区及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途径和适宜模式,为青藏高原乃至世界同类地区草地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样板。

  目前,全州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0.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70.7亿元,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获国务院表彰,共和县被命名为国家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县,藏羊产业园列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文化旅游特色更加鲜明

  深度挖掘好生态系统的保护价值、自然景观的展示价值、历史文化的原真价值,促进“圣洁海南”生态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坚持用文化提升旅游品质内涵,用旅游彰显文化自信。矗立在青藏高原的海南州,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先行区为目标,沿着文旅融合和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谱写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

  《梨花赞》《赛乾恋歌》一首歌,一支舞,让游客深切感受到了圣洁海南精彩的民族歌舞和独特的风土人情。

  清清黄河、碧波荡漾青海湖,独一无二的自然资源和优秀的人文精神在海南州得到静态的完美融合。

  龙羊峡红色精神、贵南县高原生态保护教育基地、沙珠玉治沙历史展览馆暨治沙精神教育基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游客近距离感受海南州红色故事,从中了解海南各族儿女从中汲取信仰力量的历史传承。

  当文旅融合向专业、精品、特色、创新方向发展,海南州既成就了“顶天立地”的旅游骨干企业,也培育了“铺天盖地”的中小旅游企业和自主创业者。

  “垂钓、采摘蔬菜水果、品农家美食,这是住高级酒店体验不到的原生态。”“爬山,去村落骑行,有一种回到大学时期的感觉”现如今,许多游客选择入住民宿,不外乎看中了其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2023年,全州共接待游客1257.7万人次,同比增长110%,旅游收入38.68亿元,同比增长75.8%,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0.7%和2.3%。

  数据的背后,正是旅游业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幸福产业,也印证了海南州努力实现旅游强州目标的坚定信心。(记者:才让本)

【纠错】 【责任编辑:鱼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