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综合消息:4月12日下午,西宁市城西区文明办组织召开2023年文明单位座谈会。区妇联、区教育局、一镇七办分管负责同志及全区36家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代表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精神,宣读了省市区三级文明单位表彰决定,并为受表彰的省级文明单位代表授牌。会上,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宁分行、西宁雄瑞保安服务有限公司、虎台街道杨家寨村、城西区虎台小学等5家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和文明家庭代表马如莲作了经验分享,与会的其余文明单位代表围绕文明创建,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也进行了交流发言。
会议要求,要强化荣誉意识。文明单位称号的获得是单位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它既是一种荣誉的标志,更是一种责任的象征,各级文明单位既要为之自豪,又要自我加压,要以获得文明单位称号为契机,强化措施,再鼓干劲,把本单位的创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强化争先意识。各级文明单位要有争先进位的意识,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创建各项工作,要摈弃“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想法,切实保障文明单位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始终保持创建工作“永远在路上”的精神状态,使文明单位示范效应持续放大。要强化档案意识。各级文明单位要按照“硬件要精,软件要硬”的要求做好创建档案的管理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活动,年末有总结,落实有措施,考核有标准,活动有记录,创建有成效,年年都有新变化、新进展,使文明创建与管理工作逐渐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轨道。要强化创新意识。各级文明单位要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要与全区的助企暖企、优化营商环境、城市建设美化、文明城市创建、民生服务保障、扶危助困等结合起来,发挥行业优势搞创建,打造行业服务品牌,优化发展环境,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发挥应有作用。要强化共建意识。各级文明单位要将文明创建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落实,把文明创建的工作抓在平常,主动积极参与属地街道社区工作,打破行业和单位间的壁垒,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平台,积极开展与社区、与单位、与学校、与企业的共建共享活动,发挥文明单位在辖区文明创建活动工作中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提升文明创建质效。要强化文明意识。各级文明单位要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我们的节日”“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全民阅读等载体扎实开展文明培育、文明实践,不断丰富拓展传统文化、生活礼仪、行业礼仪、法律法规等培训教育,促进本单位职工文明习惯进一步养成,在城西区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两个文明”提升工程中有所作为。要强化引领意识。各级文明单位要把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运行工作作为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力抓手,积极参与“西区好人”推选,挖掘身边的榜样,充分发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榜样引领作用,支持“城西区志愿服务智慧云平台”运用,落实礼遇关爱道德模范和志愿者嘉许奖励,在全区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会议强调,一要加强领导夯基础。各文明单位要切实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实现责任主体明晰化、目标任务具体化、监督检查日常化、责任追究制度化,推动全区上下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二要紧贴实际抓落实。各文明单位要充分发动行业领域各级各类人员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全区志愿服务,力争打造出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系统真正成为凝聚人心、服务大众的有效助推器。三要注重沟通促协调。各文明单位要密切配合、加强沟通、通力协作、共同推进,不断强化本系统、本行业创建工作的责任意识,切实发挥好表率作用,带头抓好文明创建,为城西区精神文明建设献计献策,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为“两富”西区建设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