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综合消息:近年来,班玛县以“党建+班玛经验”为统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清醒认识班玛所处的生态地位、生态优势、生态价值,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和产业发展格局,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保护好三江源和“地球第三极”,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形成了全民共建良好生态、共享美好生活的“绿色格局”。全县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好转,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愈加鲜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效。
狠抓组织领导,强化生态保护新担当。一是不断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高标准谋划、高起点要求、高站位部署、高质量推进,从严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持逢会必讲、逢会必学、逢会必提生态环境保护,及时跟进学习新理论、领悟新思想、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超常规举措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中央和省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在班玛落地见效。二是强化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和各级职能部门环保职责,实行生态保护优先目标责任制度,形成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推进、全民共建共治的“大环保”格局。
突出生态优先,全方位加强保护治理。一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城镇绿化、森林抚育、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牧还草、有害生物防控等重点生态工程和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稳步推进,“林草长制”“河湖长制”深入实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不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管理运行平稳有效,玛可河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二是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全县多家部门、单位先后荣获“国家节约型机关”“全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城镇创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三是全县空气、水、土壤等各类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各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污水处理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城镇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处于全国同类城镇前列。
狠抓项目推进,开创生态建设新局面。一是稳步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大力实施岷江流域生态修复、湿地保护修复等重大生态项目,积极打造红军沟国家草原自然公园,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1.79%,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79.64%。二是大力开展国土绿化巩固提升“三年行动”,“十三五”期间共完成人工造林7.1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赛来塘镇被评为“省级森林城镇”,玛可河林场跻身“全国首批森林康养林场”“全国十佳林场”行列。三是紧紧围绕生态保护和高质量方向,积极谋划“十四五”项目34项,投资17.45亿元。全面落实各项生态保护政策,全县设置生态公益管护岗位2037个,管护森林面积265万亩、草原面积733.26万亩,每年落实生态管护费3575.92万元、落实农牧民草原生态奖补资金3971万元,生态管护工作扎实有效。
坚持绿色发展,下功夫培育生态产业。一是把产业升级、经济转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着力重点,积极推动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突出畜牧业主导地位抓改造升级和增产增效,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累计投入各类资金6700多万元,在32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建成产业化项目37个,实现了生态增绿和牧民增收互利共赢。二是立足打造“绿色有机示范县”,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绿色农林产业,打造绿色品牌,实现百亩蔬菜、千亩青稞、万亩藏茶种植目标奋力前进,积极培育发展绿色、生态、优质、有机农牧业,因地制宜发展羊肚菌、大黄等特色产业,羊肚菌人工种植以亩产超400斤的收成开创了高原新纪录,大黄种植实现了既保生态又促脱贫。三是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建成牛粪有机肥厂、炒面加工厂、乳制品加工厂、石刻加工厂、红色泉饮用天然水厂等,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谋划林麝、梅花鹿养殖,深入践行“一优两高”,探索建立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资源保护衔接机制,促进“生态+旅游”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步步是景、处处皆游”的全域旅游大格局,力争使绿色生态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群众增收的新来源、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狠抓宣传引导,树牢生态文明新理念。一是立足班玛地处三江源核心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实情,深入开展生态县情教育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生态理念和法治观念,夯实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二是结合省委打造生态文明“八个新高地”以及州委谱写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新高地果洛篇章的部署要求,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牢记“三个最大”、心怀“国之大者”,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好家园,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生态治理共同体,干部层面讲生态、学生态、抓生态,群众层面爱绿、护绿、植绿成为新常态。三是创新生态文明宣传引导,大力宣传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现代理念,积极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努力营造合理消费、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风尚,切实让崇尚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成为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推动实现群众朴素生态观向现代生态观转变、要我保护向我要保护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