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7月19日电(潘彬彬)6支由党员、社区工作者、普通居民组成的爱心志愿服务队,定期走上街道,走进居民家中,开展政策宣讲、调解矛盾、整治环境等志愿服务。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希里沟镇城中社区便民服务大厅。新华网 潘彬彬 摄
这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希里沟镇城中社区加强基层治理的新探索。
乌兰县希里沟镇城中社区党支部书记杨爱芳介绍,社区依托“一站式”服务大厅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针对共治共建单位在职党员职业特点和个人特长分类设岗,编入志愿服务组织,使在职党员每人认领一个社区服务岗位、参加一支志愿服务队伍,同时吸纳辖区内热爱公益的居民,以社区工作人员为主导,2021年底成立了6支以“初心”“安心”“清心”“净心”“暖心”“同心”命名的“石榴籽家园”志愿服务队。
乌兰县希里沟镇城中社区党支部书记杨爱芳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网 潘彬彬 摄
“6支志愿服务队中有司法、医疗、税务、交通、文旅、教育等17个共治共建单位参与,在开展志愿服务的时候,能就地解决的立马解决,不能就地解决的由相关人员协调解决,提高了社区为居民解难题的能力。目前,6支志愿服务队共有200多人。”杨爱芳说。
乌兰县希里沟镇城中社区综治干事仁青措在工作中。新华网 潘彬彬 摄
25岁的仁青措,是乌兰县希里沟镇城中社区综治干事,也是“石榴籽家园”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员。
仁青措利用业余时间“充电”。新华网 潘彬彬 摄
“志愿服务队成立后,将工作内容进行细化,明确人员,开展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可以为社区居民解决更多生活中的难题,提供更多生活上的便利。”仁青措说。
7月17日,仁青措(左二)和社区副主任马芬兰(右一)到社区居民马晓玲家中进行回访。新华网 潘彬彬 摄
今年52岁的马晓玲,近期刚做完膝关节置换手术在家中休养。说起住院经历,马晓玲满是感激:“真的特别感谢社区,是他们帮助我享受到了好政策。”
乌兰县希里沟镇城中社区副主任马芬兰介绍,马晓玲是社区志愿服务队在入户宣讲党代会精神时,了解到她常常腿疼的情况。社区党支部书记杨爱芳梳理政策,主动联系海西州人民医院,发现马晓玲符合浙江援青红船关爱助残“五复”行动条件,可以免费手术。
7月17日,仁青措(左一)和社区副主任马芬兰(左二)到社区居民马晓玲家中进行回访。新华网 潘彬彬 摄
“由于经济原因,我的腿疼了七八年也一直没去做手术。服务队有次来我家了解到情况后,让我免费做了手术。没有她们,这样的好政策我都不了解,社区的服务太贴心了。”马晓玲说。
乌兰县希里沟镇城中社区便民服务大厅的心愿墙。新华网 潘彬彬 摄
杨爱芳表示,乌兰县希里沟镇城中社区将进一步把民族团结进步与社区业务结合起来,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我们将借鉴一些好经验、好做法,结合社区实际制定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做到石榴花开、籽籽同心,服务群众‘零距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