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频道 国社@青海 本网原创 要闻 人事 廉政 政务 富媒体 光影青海
政务

黄南同仁:以“四心”构建人才发展新格局

2022-06-22 16:30:34
责任编辑:潘彬彬 |  作者:同仁宣

    本网综合消息: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要以高层次人才引领高水平发展,以人才优势增创发展优势。近年来,同仁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聚焦人才“ 引育留用”,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撑。

    以“求贤若渴、不拘一格”的决心引才。全面落实党管人才责任,坚持人才为本,创造性抓好顶层设计和工作谋划,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一是出台系列引才政策。研究制定《同仁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措施》《同仁市党政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优秀人才暂行办法》《同仁市关心关爱援建干部人才若干措施》《同仁市人才评价管理办法》《同仁市年轻干部日常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匹配市情、适合人才发展工作的政策体系,破解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上的难题,加快推动人才发展创新工作健康发展。二是项目带动招引人才。对接天津援青资源实施中藏药材种植、生态畜牧业等传统产业建设,除实施订单农业打通农牧民销售最后一公里外,每年坚持选派2名专家定期实地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为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提供人才支撑。对接天津援建单位,申请“京青专家服务活动”专家6名。三是创新人才招引渠道。采取“一主二辅三补充”方法,即主抓公招渠道,考核招聘和援青人才为辅助,招募三支一扶、青南计划志愿者和“雏鹰计划”三类人员进行补充,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做好与援建单位协调沟通,柔性引进教育、医疗、住建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43人,为党政机关、教育、卫生等行业提供短期服务。

    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恒心引才。把好“ 精准育才” 关,破除人才“ 自然生长” 倾向,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有计划、分阶段实施育才工程。一是加强人才培训。举办金融产业、乡村振兴等专业培训班3期322人次,选派6名优秀科级干部到天津挂职锻炼,组织246名党政优秀专业骨干赴天津、郑州培训学习,引进北京尚德教育机构,为全市500余名乡、村干部举办普通话能力“线上”培训专题网班,为同仁市人才队伍持续向好发展提供了平台支撑。二是深化校地合作。按照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求,与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开展“校地合作“,每年有针对性的开展生态建设、财政业务、城镇规划等专业化培训,充分运用发达地区的科技与人才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展业干部,逐步解决优秀专业人才紧缺问题。三是强化跟踪培养。探索年轻干部培养工程,加大年轻干部外派挂职、顶岗锻炼协调力度,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天津、江苏挂职、到省州部门跟班锻炼,选好育好用好人才。着重把新录用选调生放到基层一线“墩墩苗”,实行“一对一”联系培养,选调生所在单位落实1名副科级领导作 为联系培养人,在工作上教方法、指路子、传经验,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

    以“礼贤下士、宾至如归”的诚心留才。向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社局等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分层分类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服务,营造人才发展的优良环境。一是用待遇保障“ 留才”。落实关心关爱基层干部身心健康十项措施,投入干部人才健康体检资金253万元,切实保障全市干部人才身心健康。对表现突出的援建干部人才给予表彰激励等6个方面的具体举措,为援青人才安心干事做细各项服务保障。落实每年30万人才工作经费,扎实开展优秀人才慰问活动。近年来,市委主要领导对85名专业性强、贡献实的优秀人才进行慰问,累计发放人才慰问金8.5万元。二是用事业保障“ 留才”。推荐优秀乡土人才参选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加大挖掘贡献率高、实绩突出的高技能人才,3名带贫效益优、辐射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获“黄南州优秀人才”荣誉称号,2名热贡唐卡艺人入选青海省“昆仑英才”领军人才,乡土人才的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进一步增强。重视援青人才为同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积极推荐7名服务期满援青人才评选州级优秀援青人才。三是用感情保障 “ 留才”。经常组织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以心交心、以情暖情。创新工作思路,摸排干部分居情况,尽力解决市内党政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异地工作情况,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压实乡镇党委做好年轻干部食宿安排、考核激励、服务保障等工作,确保年轻干部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

    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真心用才。围绕中心工作为人才搭建实现人生价值、社会价值的施展平台,通过人才促进产业培育、项目招引、克难攻坚、创新创业。一是聚焦热贡文化产业平台。采取“政府+文化企业+贫困户”合作模式,对较为分散的热贡文化企业和培训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成唐卡、堆绣、泥塑、雕刻等4个文化扶贫产业基地,22个扶贫车间,培训生产经营型人才750人(次)、专业技能型农牧民130人(次),组织贫困群众参加热贡艺术技能培训,有效增强群众“自我造血”功能,实现稳步脱贫。二是聚力一线攻坚平台。解放思想,大胆起用人才,向36个乡村振兴重点村精准选派驻村干部108名,稳步实施村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同时坚持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人才施展本领“ 松绑”,拓宽人才晋升渠道,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三是对标乡村振兴平台。积极对接天津援建资源,全力推进联企兴村“1+1”行动计划,成功与天津荣程集团搭建合作平台,创建“荣程百草庄园”,定期选派专家实地进行技术指导,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订单生产、联系销售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组织全市60余名“土专家”“田秀才”赴西宁市大通县、海南州、海北州实地考察学习生态畜牧业发展先进经验,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来源: 同仁市委宣传部
光影青海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65942